斐潜往前面走过去。
许褚则是跟在斐潜后面,冲着斐蓁笑眯眯的晃了晃拳头,然后往骠骑府衙的校场方向挑了挑眉毛。
斐蓁则是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老老实实的低下头,往前快走了几步,跟在斐潜身后,往议事厅而去。
斐蓁比一般的孩子,有着更强的好胜心。
这自然是斐潜有意的引导,但是好胜心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约束,而这个约束,就是『礼』。
礼,来自于知书达理,人间世故。
『又去梅岭庄了?』斐潜一边走,一边问道。
斐蓁点头,『呃,去了。』
『又闯进去了?』斐潜问道。
『没。』斐蓁低着头,『说是要静心苦读,不见外客。』
『所以不服气,准备文的不成,就想要动武了?』斐潜不咸不淡的说道。
斐蓁吞了一口唾沫,『这个……』
『这倒也是个办法。』斐潜依旧是淡淡的说道,『但是这是莽夫所为,你是莽夫么?』
『啊?』斐蓁抬起头,然后朗声说道,『自然不是!』
『嗯。』斐潜点了点头。
随后斐潜就没有再说一些什么。
斐蓁则是跟在后面,低着头,若有所思。
拐过回廊,前方便是议事厅。
荀攸,庞统,贾诩已经站在了厅堂之外,拱手相迎。
斐潜和三人见过了礼,然后前后走进了厅堂之中,分宾主落座。
『今日之议,』斐潜坐下之后,环视一圈,『西域。』
三人刚开始都有些默然。
边疆问题,几乎是所有帝国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似乎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沿着开拓,扩张,然后忙于平乱,止步不前,最后陷入萎缩,崩塌的轮回之中翻滚回旋。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道路的开拓,一个帝国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个范围并非是帝国之中采取了什么更为优良的办法,亦或是改进了什么策略,而仅仅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被动提升而已。
可以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科技如果永远不变,生产力一切都不会发展,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帝国永远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
有没有扩张的愿望,其实和皇帝有很直接的关系。
如果一个皇帝本身就是碌碌无为,那么帝国即便是再大,也是止步不前的。
历朝历代的君王之中,在当下之前,有野心并且付诸实践的,其实并不是汉武帝,是秦始皇。因为其实汉武帝远击大漠,开拓西域,并非是汉武帝本身有对外扩张的野望,而更多的是为了和匈奴对抗,就像是陇西的地名一样,张掖等等,是为了伸出手,挥动双拳方便殴打匈奴。远征夜郎国么,或许也有扩张版图的想法,但是相信更多的是因为听到了夜郎国很有钱,而当时汉武帝很缺钱。
在汉代之后,不缺钱,又很有野心,然后搞死了自己的,是杨广。他开挖运河,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了国内怨声载道,最后被李唐所取代。不过杨广远征,目的也不是那么单纯……
没钱却将事情给办成了,但是没办好的,则是元朝。先不管金帐汗国究竟是几种计算方法,但是至少在元朝当时,其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无疑是相比较中原地区更为落后的,生产制度和政治模式也是更为粗糙的,可就偏偏是这样一个更为落后且相对来说更为野蛮的政体,却能打下当时生产力和科技水准更高的宋朝,说明其实经济和生产力,并非是制约一个帝国扩张脚步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实际上对于华夏来说,没能走上对外的征伐路线,最重要的因素,依旧是『人』。
『西域利害,自孝武起,大汉各便是争执不定,尤其是孝光武之后……』
斐潜说了一个开头,忽然停了下来,然后忍不住自己上方看了一眼。因为在斐潜刚才说话的时候,他心中似乎升腾起来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就像是东汉自光武之后的皇帝忽然都莅临左右,或侧耳旁听,或是怒目瞪眼一般,让斐潜不由得有些发毛的感觉。
『咳咳……』斐潜轻咳了两声,不再讲光武之后的皇帝如何如何了,『西域之难,非难于兵,实难于人也。诸位可有何见?但请直言之。』
西域问题,或者说是边疆问题。
其实不仅是汉代,所有王朝都会面临这个这个问题。
贾诩笑了两声,『若说易,倒也极端易,直遣些官吏,夺了吕奉先兵权,押其来京就是。』
庞统一旁嘿然,『文和何必试探?主公既召集你我三人于此,便为了求一长远之策,若仅是解决燃眉之危,便是庸人也知此法,又是何必赘言。』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西域之变,既在西域之中,又在西域之外。观一地得失,乃为天下所先也。吕奉先自诩了得,上无君主,藐视律法,当有此祸。然古往今来,仅吕奉先一人乎?春秋郑伯又是如何?其事不广为人知乎?其果不扼腕而叹乎?奈何今如是!』
贾诩哈哈笑了笑,『既然如此,凡俗之策就不必谈了……嘿嘿,今日不妨且论,郑伯克段何其多也!』
春秋,有的人可以在其中看到权柄,欲望,放纵,有人看到了军事政务,但是也有的人看到了只想要睡觉。
东汉处理西域问题的方法,其实和其他后续的封建王朝基本一样,换就完事。
真的就是换了,就完事?
很显然,并不是。
那么归根结底,为什么换了人,甚至可以是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全数都换掉,依旧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前仆后继?
其实很简单,人换了,权柄没有换。
人换了,制度没有换。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治标不治本,野草吹又生。
也有人想当然的说只要军队里面有政委,就像是大熊一样安排就成,但是实际上大熊已经用他亲身经历,以及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了,政委不是万能的,政委一样可以腐败和叛变……
『边疆之事,需慎之又慎。拘谨太过,将令之不达,军务亦不畅。』荀攸说道,『若是放任,又是易生吕奉先之属,稍失辔,便是祸乱。故某之见,越是偏远,越需直监,将领虽有临时处置之权,然需事后上禀。若此可慎行之,当免大祸。』
荀攸的建议是约束在外将领的权柄,至少要在行事之后,要上报审核。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是一句老话。
这句话,原先是因为信息传递不顺畅,所以前线的将领必须要拥有比较高的自由度,并且前线作战讯息万变,若是按照后世某个封建王朝似的,什么对阵策略,作战模式,都是由后方的文官,亦或是君主制定的锦囊妙计来定,不到什么时候就不能打开什么的,这样做法,对于将领的约束是强了,但是导致的恶果,则是更加可怕。
对于西域,或是类似于西域的问题来说,自然是需要约束和控制,但是一味的追求对于武将的约束和控制,必然会束缚华夏前进的脚步。
因此荀攸的建议是给与将领的一定的自由权,但是将领在行使权柄之后,必须上报,以此来限制某些将领的无序扩大,以及混乱律法。
庞统点头说道:『公达所言不差,然西域之中,亦有直尹监,多有少报漏报隐报之事。以某之见,当分拆为妙。权柄过重,智急则多昏也。西域庞大,可以分为东西南北四道,分列校尉以驻之,以一都护统御四方校尉……』
庞统则是觉得上报审核制度还不够,对于在外将校来说,这些将校权柄过重,需要拆分权柄。
这也是汉代对付地方豪强的策略,是削藩的经验,并且斐潜当下也在这么做,比如新建的那些执政机构,地方巡检制度等等。
庞统认为西域已经架设了直尹监,但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直尹监里面的官吏因为本身权柄不大,同时又是属于边缘地区,所以多多少少有些混日子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勇于上报的官吏被害,便是畏缩怕事,两眼一闭当做无事发生。因此要地方人员主动上报,在某些时候并不能有太大的作用,还不如直接将权柄切分。就像是诸葛亮在南中,把南中分成了三个郡,如此一来,南中就自然降低了一家豪强就可以把持地方的风险,使得南中地区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庞统觉得徐庶和诸葛亮在南中采用的方式,是可以重点考虑的……
贾诩在一旁,则有些不同的意见,他捋着胡须,缓缓的说道:『令君所言,确实有理。若无外敌狼顾,此策着实不差。不过……权若分之,军必分之,西域之地,地广人稀,驻多则费,少则惫,兵合之方可胜,分则多败乱,久之则生异心,届时必乱也。若以某之策,直用以乱制乱即可,何必防之?就如旧屋不去,何处立新居?』
陇西包工头贾诩,显然是在陇右系列事件当中收益良多,也有了相当多的经验。对于贾诩来说,外面摸摸里面补补,不是他的性格,他更喜欢直接推倒,将原有的那些生产归属关系彻底摧毁,然后在废墟当中重新建设更好的建筑体系。
简单一句话,就是大锤八十,小锤四十!
至于在重建装修过程当中的尘土和碎石等等,贾诩表示都不是事。
贾诩又说了他这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贵霜和安息的情报收集情况,然后他还表示可以利用西域之乱引诱安息贵霜入局,然后在西域之中给与其沉重打击……
贾诩说得眉飞色舞,但是一旁的荀攸听了则是不断地在揉自己的额头,也多亏是荀攸耐性好,一直等到了贾诩说了一段落之后,才对贾诩说道:『贾使君,若真与贵霜作战,所需人财物,又是从何而出?』
先不说什么能不能拆,至少请工人是要先给钱粮的罢,要不然连工人都没有,还怎么拆贵霜的家?
贾诩哈哈一笑,『自是西域所出!西域邦国,几世积攒,漫说支撑一次大战,就算是再来两次,也是无妨!』
贾诩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卷书册,上面标明了西域各个邦国的大小,以及贾诩对于其国库的预估,看着书册上那些浓墨重彩的笔迹,相关标写的数目,就可以知道贾诩垂涎西域邦国积累的财富,或许不是一天两天了……
『西域当下,犹如昔日夜郎。此乃文优所遗策是也。』贾诩继续说道,『西域胡人,其心各异,心向大汉者,十不二三。昔日留吕奉先于西域,就是若其可用,则用之,若其不可用,则借此清之。如今吕奉先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正当清理西域之时也。』
贾诩说得似乎是轻描淡写,但是这其中蕴含的铁血味道,却在议事厅内隐隐弥漫而开。
对于胡人的态度,贾诩和李儒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有投降的听使唤的胡人,才是可以留下性命以驱使的,而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胡人,就一律处死就行了……
杀一万,或是杀十万二十万,对于李儒和贾诩来说,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文优兄当年尚在之时曾多次派人打探……』贾诩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缅怀着一些什么,然后继续说道,『贵霜之力,不亚于大汉,虽说分居东西,恐有一战!与其届时应对仓促,倒不如引其兵,劳其力,于西域之中一决高下!』
『更何况贵霜,安息之后,尤有大秦!』贾诩沉声说道,『故西域之事,当计于内外。一战而定,除却烦恼。』
在斐潜的示意之下,贾诩带回来的贵霜相关资料,也被分发到了荀攸和庞统手中相互传看。
在这些资料当中,有一些是通过和贵霜安息胡人的接触,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也有一些是派遣了人员前往,在返回之后叙述的,两方面进行相互的比对。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资料,都证明其实在大汉西边,同样还存在有强大的帝国,甚至不逊于当年的匈奴……
这些内容,斐潜并没有特意的夸大,也没有对于其中的一些描述进行修正,一方面是斐潜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贵霜安息等国的信息掌握得并不完全,万一是斐潜记错了呢?另外一方面是斐潜也必须要鼓励这种主动的去收集周边国家信息的行为,不能像是辫子朝一样表示什么天朝上国周边都是蛮夷了事。
贵霜,安息等国是具体延续了多少时间,是在什么时候衰败的,这些时间点,斐潜其实印象并不深刻。
但是有一点似乎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些建立在中亚地带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褚则是跟在斐潜后面,冲着斐蓁笑眯眯的晃了晃拳头,然后往骠骑府衙的校场方向挑了挑眉毛。
斐蓁则是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老老实实的低下头,往前快走了几步,跟在斐潜身后,往议事厅而去。
斐蓁比一般的孩子,有着更强的好胜心。
这自然是斐潜有意的引导,但是好胜心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约束,而这个约束,就是『礼』。
礼,来自于知书达理,人间世故。
『又去梅岭庄了?』斐潜一边走,一边问道。
斐蓁点头,『呃,去了。』
『又闯进去了?』斐潜问道。
『没。』斐蓁低着头,『说是要静心苦读,不见外客。』
『所以不服气,准备文的不成,就想要动武了?』斐潜不咸不淡的说道。
斐蓁吞了一口唾沫,『这个……』
『这倒也是个办法。』斐潜依旧是淡淡的说道,『但是这是莽夫所为,你是莽夫么?』
『啊?』斐蓁抬起头,然后朗声说道,『自然不是!』
『嗯。』斐潜点了点头。
随后斐潜就没有再说一些什么。
斐蓁则是跟在后面,低着头,若有所思。
拐过回廊,前方便是议事厅。
荀攸,庞统,贾诩已经站在了厅堂之外,拱手相迎。
斐潜和三人见过了礼,然后前后走进了厅堂之中,分宾主落座。
『今日之议,』斐潜坐下之后,环视一圈,『西域。』
三人刚开始都有些默然。
边疆问题,几乎是所有帝国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似乎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沿着开拓,扩张,然后忙于平乱,止步不前,最后陷入萎缩,崩塌的轮回之中翻滚回旋。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道路的开拓,一个帝国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个范围并非是帝国之中采取了什么更为优良的办法,亦或是改进了什么策略,而仅仅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被动提升而已。
可以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科技如果永远不变,生产力一切都不会发展,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帝国永远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
有没有扩张的愿望,其实和皇帝有很直接的关系。
如果一个皇帝本身就是碌碌无为,那么帝国即便是再大,也是止步不前的。
历朝历代的君王之中,在当下之前,有野心并且付诸实践的,其实并不是汉武帝,是秦始皇。因为其实汉武帝远击大漠,开拓西域,并非是汉武帝本身有对外扩张的野望,而更多的是为了和匈奴对抗,就像是陇西的地名一样,张掖等等,是为了伸出手,挥动双拳方便殴打匈奴。远征夜郎国么,或许也有扩张版图的想法,但是相信更多的是因为听到了夜郎国很有钱,而当时汉武帝很缺钱。
在汉代之后,不缺钱,又很有野心,然后搞死了自己的,是杨广。他开挖运河,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了国内怨声载道,最后被李唐所取代。不过杨广远征,目的也不是那么单纯……
没钱却将事情给办成了,但是没办好的,则是元朝。先不管金帐汗国究竟是几种计算方法,但是至少在元朝当时,其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无疑是相比较中原地区更为落后的,生产制度和政治模式也是更为粗糙的,可就偏偏是这样一个更为落后且相对来说更为野蛮的政体,却能打下当时生产力和科技水准更高的宋朝,说明其实经济和生产力,并非是制约一个帝国扩张脚步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实际上对于华夏来说,没能走上对外的征伐路线,最重要的因素,依旧是『人』。
『西域利害,自孝武起,大汉各便是争执不定,尤其是孝光武之后……』
斐潜说了一个开头,忽然停了下来,然后忍不住自己上方看了一眼。因为在斐潜刚才说话的时候,他心中似乎升腾起来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就像是东汉自光武之后的皇帝忽然都莅临左右,或侧耳旁听,或是怒目瞪眼一般,让斐潜不由得有些发毛的感觉。
『咳咳……』斐潜轻咳了两声,不再讲光武之后的皇帝如何如何了,『西域之难,非难于兵,实难于人也。诸位可有何见?但请直言之。』
西域问题,或者说是边疆问题。
其实不仅是汉代,所有王朝都会面临这个这个问题。
贾诩笑了两声,『若说易,倒也极端易,直遣些官吏,夺了吕奉先兵权,押其来京就是。』
庞统一旁嘿然,『文和何必试探?主公既召集你我三人于此,便为了求一长远之策,若仅是解决燃眉之危,便是庸人也知此法,又是何必赘言。』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西域之变,既在西域之中,又在西域之外。观一地得失,乃为天下所先也。吕奉先自诩了得,上无君主,藐视律法,当有此祸。然古往今来,仅吕奉先一人乎?春秋郑伯又是如何?其事不广为人知乎?其果不扼腕而叹乎?奈何今如是!』
贾诩哈哈笑了笑,『既然如此,凡俗之策就不必谈了……嘿嘿,今日不妨且论,郑伯克段何其多也!』
春秋,有的人可以在其中看到权柄,欲望,放纵,有人看到了军事政务,但是也有的人看到了只想要睡觉。
东汉处理西域问题的方法,其实和其他后续的封建王朝基本一样,换就完事。
真的就是换了,就完事?
很显然,并不是。
那么归根结底,为什么换了人,甚至可以是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全数都换掉,依旧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前仆后继?
其实很简单,人换了,权柄没有换。
人换了,制度没有换。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治标不治本,野草吹又生。
也有人想当然的说只要军队里面有政委,就像是大熊一样安排就成,但是实际上大熊已经用他亲身经历,以及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了,政委不是万能的,政委一样可以腐败和叛变……
『边疆之事,需慎之又慎。拘谨太过,将令之不达,军务亦不畅。』荀攸说道,『若是放任,又是易生吕奉先之属,稍失辔,便是祸乱。故某之见,越是偏远,越需直监,将领虽有临时处置之权,然需事后上禀。若此可慎行之,当免大祸。』
荀攸的建议是约束在外将领的权柄,至少要在行事之后,要上报审核。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是一句老话。
这句话,原先是因为信息传递不顺畅,所以前线的将领必须要拥有比较高的自由度,并且前线作战讯息万变,若是按照后世某个封建王朝似的,什么对阵策略,作战模式,都是由后方的文官,亦或是君主制定的锦囊妙计来定,不到什么时候就不能打开什么的,这样做法,对于将领的约束是强了,但是导致的恶果,则是更加可怕。
对于西域,或是类似于西域的问题来说,自然是需要约束和控制,但是一味的追求对于武将的约束和控制,必然会束缚华夏前进的脚步。
因此荀攸的建议是给与将领的一定的自由权,但是将领在行使权柄之后,必须上报,以此来限制某些将领的无序扩大,以及混乱律法。
庞统点头说道:『公达所言不差,然西域之中,亦有直尹监,多有少报漏报隐报之事。以某之见,当分拆为妙。权柄过重,智急则多昏也。西域庞大,可以分为东西南北四道,分列校尉以驻之,以一都护统御四方校尉……』
庞统则是觉得上报审核制度还不够,对于在外将校来说,这些将校权柄过重,需要拆分权柄。
这也是汉代对付地方豪强的策略,是削藩的经验,并且斐潜当下也在这么做,比如新建的那些执政机构,地方巡检制度等等。
庞统认为西域已经架设了直尹监,但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直尹监里面的官吏因为本身权柄不大,同时又是属于边缘地区,所以多多少少有些混日子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勇于上报的官吏被害,便是畏缩怕事,两眼一闭当做无事发生。因此要地方人员主动上报,在某些时候并不能有太大的作用,还不如直接将权柄切分。就像是诸葛亮在南中,把南中分成了三个郡,如此一来,南中就自然降低了一家豪强就可以把持地方的风险,使得南中地区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庞统觉得徐庶和诸葛亮在南中采用的方式,是可以重点考虑的……
贾诩在一旁,则有些不同的意见,他捋着胡须,缓缓的说道:『令君所言,确实有理。若无外敌狼顾,此策着实不差。不过……权若分之,军必分之,西域之地,地广人稀,驻多则费,少则惫,兵合之方可胜,分则多败乱,久之则生异心,届时必乱也。若以某之策,直用以乱制乱即可,何必防之?就如旧屋不去,何处立新居?』
陇西包工头贾诩,显然是在陇右系列事件当中收益良多,也有了相当多的经验。对于贾诩来说,外面摸摸里面补补,不是他的性格,他更喜欢直接推倒,将原有的那些生产归属关系彻底摧毁,然后在废墟当中重新建设更好的建筑体系。
简单一句话,就是大锤八十,小锤四十!
至于在重建装修过程当中的尘土和碎石等等,贾诩表示都不是事。
贾诩又说了他这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贵霜和安息的情报收集情况,然后他还表示可以利用西域之乱引诱安息贵霜入局,然后在西域之中给与其沉重打击……
贾诩说得眉飞色舞,但是一旁的荀攸听了则是不断地在揉自己的额头,也多亏是荀攸耐性好,一直等到了贾诩说了一段落之后,才对贾诩说道:『贾使君,若真与贵霜作战,所需人财物,又是从何而出?』
先不说什么能不能拆,至少请工人是要先给钱粮的罢,要不然连工人都没有,还怎么拆贵霜的家?
贾诩哈哈一笑,『自是西域所出!西域邦国,几世积攒,漫说支撑一次大战,就算是再来两次,也是无妨!』
贾诩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卷书册,上面标明了西域各个邦国的大小,以及贾诩对于其国库的预估,看着书册上那些浓墨重彩的笔迹,相关标写的数目,就可以知道贾诩垂涎西域邦国积累的财富,或许不是一天两天了……
『西域当下,犹如昔日夜郎。此乃文优所遗策是也。』贾诩继续说道,『西域胡人,其心各异,心向大汉者,十不二三。昔日留吕奉先于西域,就是若其可用,则用之,若其不可用,则借此清之。如今吕奉先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正当清理西域之时也。』
贾诩说得似乎是轻描淡写,但是这其中蕴含的铁血味道,却在议事厅内隐隐弥漫而开。
对于胡人的态度,贾诩和李儒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有投降的听使唤的胡人,才是可以留下性命以驱使的,而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胡人,就一律处死就行了……
杀一万,或是杀十万二十万,对于李儒和贾诩来说,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文优兄当年尚在之时曾多次派人打探……』贾诩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缅怀着一些什么,然后继续说道,『贵霜之力,不亚于大汉,虽说分居东西,恐有一战!与其届时应对仓促,倒不如引其兵,劳其力,于西域之中一决高下!』
『更何况贵霜,安息之后,尤有大秦!』贾诩沉声说道,『故西域之事,当计于内外。一战而定,除却烦恼。』
在斐潜的示意之下,贾诩带回来的贵霜相关资料,也被分发到了荀攸和庞统手中相互传看。
在这些资料当中,有一些是通过和贵霜安息胡人的接触,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也有一些是派遣了人员前往,在返回之后叙述的,两方面进行相互的比对。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资料,都证明其实在大汉西边,同样还存在有强大的帝国,甚至不逊于当年的匈奴……
这些内容,斐潜并没有特意的夸大,也没有对于其中的一些描述进行修正,一方面是斐潜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贵霜安息等国的信息掌握得并不完全,万一是斐潜记错了呢?另外一方面是斐潜也必须要鼓励这种主动的去收集周边国家信息的行为,不能像是辫子朝一样表示什么天朝上国周边都是蛮夷了事。
贵霜,安息等国是具体延续了多少时间,是在什么时候衰败的,这些时间点,斐潜其实印象并不深刻。
但是有一点似乎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些建立在中亚地带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中宁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产区,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产区最新章节,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产区 xbiquges.com!
中宁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产区,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产区最新章节,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产区 xbiquges.com!